• 生活在戏剧的乌托邦

    ——谈乌镇居民与戏剧节

    第二届乌镇戏剧节正在西栅的大街小巷里尽情狂欢,下午的阳光热情而饱满,唉乃的橹声呼唤着每一位戏中人,粼粼的水面,倒影着小镇居民的笑容,诚如孟京辉老师所言,乌镇本身就是一台戏,生活在戏剧的乌托邦,每位居民都是这场戏的主角。



    诗意的栖居 

    沈叔叔是民宿78幢的房东,一场如梦似幻的戏剧节,让他觉得,生活更多了一份诗情画意的质感。“从前没看过话剧,这是第一次,很震撼,虽然下雨很冷,但是《青蛇》真的很好看,有机会我真想再看几部剧!”

    民宿78幢位于乌将军庙对面,离水剧场和诗田广场都很近,干净雅致,饭菜飘香,平日里很是闲适安静。戏剧节期间,许多游客慕名而来,茶余饭后交流的话题变得更多了。夜晚,给游客热上一点小酒,炒上几盘拿手菜,像家人一般,聊聊戏剧,说说感想,甚至还能通过戏剧聊到生活。对于小镇的居民而言,诗意的栖居,是乌镇得天独厚的生活方式。而戏剧节既让他们增长了见闻,又提升了艺术审美的品味,虽栖居在小镇,却也容纳着世界的智慧。



    年轻无极限

    总觉得戏剧是年轻人的热闹,其实不然。生活在乌镇的居民,都已经一点点受到了戏剧节的感染,慢慢融入了戏剧当中。

    “看不太懂,但是我倒觉得有意思。以前爱看看越剧,现在有了戏剧节,节目越来越丰富,新鲜了,跟你们年轻人一块儿看,我好像也回到年纪轻的时候了!”民宿67幢的房东爷爷,忙里偷闲,也买票去看了场印度剧团演绎的《第十二夜》。乍一看,剧场里多是年轻的面孔,但是也总有几位上了年纪,和老友一起看剧的白发人,他们看得认真,和大家一起笑,一起欢乐。也许他们并不一定听得懂,但是戏剧节的气氛已经深深地感染到了每一位居民。这是戏剧的魅力,而戏剧节给了小镇居民与戏剧触电的机会。



    文明的碰撞

    1、2、3、4……14!两位常来民宿3甲住的小姑娘,一下子从包里拿出了14张剧票放在桌上,把我们都看呆了。李阿姨说,这俩姑娘经常来玩,这次也早早预定了她家的民宿,说是专程要来看剧。“我们忙,没空和她们一样专门去看剧,但是这嘉年华很好,我们走哪儿看哪儿,有时候出去拿点东西,还能在路上看到好几个表演。”随意看看,或见到几个孩子在阁楼上撑着头认真的在看街上的表演,或看到他们跟在表演者身后追随模仿,这样的艺术熏陶,对孩子而言是可贵的,是成长中别样的经历。

    原本,乌镇就是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留地,像是花鼓戏、越剧、评书……这些传统的戏剧经常会在乌镇的剧院上演,而戏剧节这场盛会,给了东西方文化,历史与现代文明更多的交流的碰撞,这是一种历史的传承和发展,更是一种文明的进步。这个小镇,不是固步自封得只保留传统文化,而是去接纳新的艺术,去交流,去融合,去丰富自己的文化。

    生活在乌镇,就像活在一个如梦似幻的的乌托邦,年华似水流淌,就像在做一场梦。而戏剧是正在发生着的梦,每一个小镇的居民,都是梦里最真实的主角。或感受,或参与,或聆听、或欣赏……每一天,每一场剧,就这样渐行渐近,融入每一位居民的生活,让这个美丽的历史小镇也成为一个文化小镇,让深厚的传统文化与进步的现代文明一同前行。